金属礼的英文词汇原本是devil horn,直译过来就是“恶魔角”的意思,没错,就是的角,因为看竖起的食指和小指,看起来很像小恶魔的两个犄角,而且险些所有的卡通形象只要加上这对小犄角马上就会看起来像小恶魔。真正将这个手势带入摇滚乐现场的,是玄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的主唱罗尼·詹姆斯·迪欧(Ronnie James Dio),由于他有意识地重复将这个手势作为自己演出时的标志性行动而且和歌迷举行互动,这个手势开始被很金属乐迷接受和认可,而且成为了重金属音乐现场互动的标志性手势。(玄色安息日:20世纪70年月具有代表性的一支重金属乐队,建立于英国伯明翰,他们的音乐体现了其时灰心失望的反战情绪,充满恼怒、蔑视和敌对。)但迪欧这个手势也并不是自己凭梦想出来的,这是他从自己意大利的祖母那里学来的,地中海地域的人民称其为 “Malocchio”,他们相信当遇到别人用邪恶的眼神看你时,你就可以向他比出这个手势来掩护自己,反抗恶魔。
厥后随着“金属礼”被越来越多的金属乐迷在现场使用,它逐渐从金属音乐圈泛化到摇滚乐现场,成为一个摇滚现场险些通用的手势,到今天,这个手势好像已经成为了摇滚的一种标志性符号,成为了一小我私家们只要谈到摇滚就会想到的手势。可是“金属礼”在摇滚现场经常被人和“我爱你”相混淆。
“我爱你”和“金属礼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将扣在中指和无名指上的拇指放开,竖起拇指就是“我爱你”,反之就是“金属礼”。(我爱你)“我爱你”其实由三个部门组成,在美国的手势字母中只伸出食指表现“I”,伸出食指和大拇指,表现“L”(LOVE),伸出大拇指和小指,表现“Y”(YOU),简化连起来伸出大拇指、食指和小指就是 I Love You。
这是一个美国人在日常生活和照相中都喜欢用的手势,除了表达爱意,它也泛指“peace&love”表达一种宁静和爱的善意,事实上美国60年月的迷幻摇滚乐也曾经深受那其时嬉皮士“peace&love”精神的影响。02但在摇滚现场,“我爱你”对许多摇滚乐迷来讲更像是比错了的“金属礼”。
因为有许多不相识摇滚乐,不熟悉“金属礼”的人会混淆这两个手势,在现场照猫画虎把“我爱你”错当成“金属礼”,于是“我爱你”逐渐成为了摇滚现场外行露怯,和不专业不相识的典型代表。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摇滚乐迷会吐槽开头那张图片中观众的团体的“我爱你”手势,当节目组在前面铺垫了一系列摇滚话题之后,镜头转向激动的观众,却举起的是清一色的“我爱你”,这确实令人感应一丝尴尬。
不外这种尴尬也不是第一次泛起了,好比曾经的歌手节目中要唱一首摇滚歌曲的张宇。但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没有人会在摇滚现场比“我爱你”还不会被讽刺呢?这个名字响亮到即即是不听摇滚的人也耳熟能详:Beyong。作为中国八九十年月的摇滚巨星,beyong不仅曾经承载了谁人时代的青春影象,即即是在今天,他们的作品也没有随着时间褪色,从《天南地北》到《真的爱你》,这些经典老歌即即是今天的年轻人也一样耳熟能详,相比力摇滚的金属礼,beyong更喜欢和歌迷比出“我爱你”这个手势。
如果说“金属礼”是玄色安息日的标志手势,那么“我爱你”就是beyong的标志。很显然beyong乐队不行能分不清“金属礼”和“我爱你”,他们只是更想像向歌迷通报“我爱你”这个手势背后的“peace&love”这层意思。也没有人会因为beyong使用“我爱你”而讽刺他们,Beyong难以撼动的经典职位显然赋予了他们某种权威性,没有人会跳出来指着beyong说你这个手势不摇滚,因为这样又会让自己陷入藐视链的底端。
只管藐视链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但它确实存在于标榜平等自由的摇滚乐内部,从听音乐的偏好到现场的行为,一条看不见的藐视链一直存在着,“金属礼”和“我爱你”的争论不外是这条藐视链中微不足道的九牛一毛。年复一年,只要有摇滚现场演出的地方,就永远有乐迷在打骂:喜欢pogo喜欢开火车的乐迷看不上站着不动的乐迷;喜欢听重金属玩死墙的观众讽刺小清新的现场;比“金属礼”的观众讨厌比“我爱你”的;不喜欢拍视频的讨厌那拿着手机录视频、照相片的乐迷;甚至老乐迷看不起新乐迷更看不起看综艺爱上摇滚乐的……而所有的看不上和不喜欢背后,其实就是一条隐性的摇滚现场藐视链。
03这条现场藐视链往往还不是单向的,它是双向、甚至杂乱无章的。说白了,其实谁看谁都不顺眼。就像只想站着好好听首歌的乐迷诉苦自己被拥挤推搡,反过来玩跳水的乐迷诉苦前排观众像木头跳水不接……这些声音之间的恩怨纠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从来无法辩说出一个令人满足的结论。许多的争论甚至最后会超出就事论事的规模,转化为人身攻击和相互愤恨。
最终的效果往往是想跳起来玩的观众并不纵情,然后诉苦时代变了,现在大家都不摇滚了;想站着好好听歌的观众也被挤得乱七八糟并没有心满意足。一年一年的时间已往,我们每年都在争论,每小我私家的现场体验却并没有什么改变。其实将心比心地想一想,喜欢听什么音乐,在现场怎样听音乐,这完全是每小我私家的自由选择。乐迷们只有放下自己藐视链中的优越感,相互尊重相互的选择,才有可能好好享受演出,让大家都玩得纵情。
如果喜欢pogo喜欢开火车的乐迷能在自己的嗨的时候注意人群的密度,掌握好分寸,不随意冲乱撞那些站着不想动的乐迷;如果站在前排的乐迷遇到跳水的乐迷都能善意地抬手接一下,不想玩的乐迷看到pogo的乐迷也能善意地让一下,给他们一点空间;如果下次再看到有人在现场举“我爱你”的时候摇滚迷乐们能善意温和地说一句:“嘿,你这个是我爱你哦”而不是骂别人傻b;如果那些就是想比“我爱你”的乐迷也说一句:“谢谢提醒,但我就是想比我爱你。”至于那些喜欢喜欢照相录像的乐迷,只要不恶意遮挡他人的视线,在现场照相录影又有何不行呢?摇滚乐不是“祖宗之法不行变”的老顽固,也从来不是只有一种谜底的声音,今天我们喜欢的“金属礼”、“跳水”、“pogo”、“mosh”也都是随着摇滚现场的生长而泛起的产物,从本质上讲,这和今天的乐迷用智能手机照相录影记载现场没有什么差异,不外是时代使然泛起的新现象而已。只要不违反园地划定、不滋扰他人,我们不应该怀着偏见去评判别人用什么方式看演出。真正的“摇滚”可以接受“我爱你”peace&love的寄义也包容那些善意友好的错误。
让每小我私家都享受好的音乐现场,真的没有那么难。藐视链的泛起也许是出于人类寻找归属感和宁静感的需要,也许是为了标榜自我的某种个性,但藐视链就像一个怪圈,循环往复没有止境,一旦心怀偏见踏入其中,就会开启无休止的循环,无论你怎样努力,最终都市沦为这个链条的底层,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赢家。其实,关于“金属礼”和“我爱你”,我听过一个很浪漫的真实故事。某次在万青的音乐节现场,当女孩举起“我爱你”的时候,身边的男孩开始和她苦口婆心地解释什么是“金属礼”什么是“我爱你”。
“你看前面几小我私家都是我这样的。”她不平气。“那是因为他们傻呀。
”他说。“那你是不是以为我和他们一样傻?”她的声音低了下去。他看了她一眼,默默把高高举起的“金属礼”降下来,抬起了牢牢扣住中指和无名指的大拇指,在她眼前比出了一个“我爱你”。
我们不能停止浪漫。